受成都市評審中心的委托,晨越建管集團負責華西壩站與華西醫院地下通道工程項目建議書評審。2021年2月8日,集團咨詢部組織了工程咨詢、造價、給排水、橋梁隧道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方面的專家進行現場踏勘并在晨越先鋒會議室召開了評審會,對該項目進行評估,結論為該項目建議書通過評審。
評審會議圖
華西壩與華西醫院地下通道工程位于小天竺街與國學巷交叉路口南側,沿國學巷南北方向設置長度約212m,北向與13號線華西壩站站廳層連接,南向與華西醫院自行改造后的地下室連接,可無障礙通行至華西醫院地下室,并通過醫院內部無障礙設施前往門診部、住院部進行就醫。通道結構內凈寬15m,局部古樹影響范圍結構凈寬14m,通道總建筑面積約4500㎡。設置D號出入口,位于簧門后街市政綠地內,且在此出入口處設置2部無障礙電梯,1個新風井,1個排風井(均為敞口矮風亭)、2個安全出口分別位于紅軍苑醫療用地內、預留3個地塊接口,通道內設置2組共4部自動步道,單向總長度160m。
項目效果圖
現場踏勘圖
地下通道的建設,可為到華西醫院就診的市民提供快捷便利的交通條件,避免了地面交通出行的擁堵,節約了市民就診的出行時間。地鐵作為一種綠色的交通工具,具有通達、有序,低能耗、低污染等特點,為減輕現階段由于城市交通污染造成的城市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程度、改善成都市居民生活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本通道的建成使用將引導更多市民乘坐地鐵到達華西醫院就診,減少了私家車的出行,改善了城市環境,節省了環境治理費用的支出,將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隨著就診客流不斷流向軌道交通,前往華西醫院的私家車將大幅減少,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華西醫院周邊的交通布局和結構,緩解交通壓力。
本項目的建設可以帶來大量的社會經濟效益,包括誘發客流效益、節約時間效益、改善環境效益、緩解交通壓力等等。該通道的建設不僅能帶來以上社會經濟效益,同時也會產生大量難以量化的潛在的社會經濟效益。
咨詢部 何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