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ya22a"><center id="ya22a"></center></rt>
<acronym id="ya22a"><center id="ya22a"></center></acronym><acronym id="ya22a"><small id="ya22a"></small></acronym>
<rt id="ya22a"><small id="ya22a"></small></rt><acronym id="ya22a"><optgroup id="ya22a"></optgroup></acronym>
<tr id="ya22a"></tr>
<object id="ya22a"><small id="ya22a"></small></object>
<acronym id="ya22a"><center id="ya22a"></center></acronym>
<sup id="ya22a"></sup>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城市體檢實踐與探索
時間:2022-02-16瀏覽:

摘要: 針對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人口擁擠、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問題,“城市體檢”模式被正式提出。城市體檢通過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狀況進行系統性、精細化、智能化的評估,查找城市病和城市建設的短板,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治措施,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本文通過對“城市體檢”內涵、工作內容、工作流程技術手段進行全面闡述,并結合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構建指標體系、評價標準、指標評估、問題診斷等方面的具體實踐,提出了城市體檢未來探索的方向。

 

關鍵詞: 城市體檢; 指標體系; 評估技術

 

1 引言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時,提出要“健全規劃實時監測、定期評估、動態維護機制,建立‘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建設沒有‘城市病’的城市。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立“城市體檢”評估機制的重要指示精神,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文《關于支持開展2020年城市體檢工作的函》(建科函〔2020〕92號),全國包括成都市共有36個城市被選定為2020年城市體檢樣本城市。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成都高新區)根據成都市城市體檢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2020年成都市城市體檢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城體檢〔2020〕3號)的文件要求,作為市轄區單元進行了城市體檢實踐與探索。

2 城市體檢內涵

       城市如同人體,具備出生、生長、發育、生病、死亡的全生命過程。隨著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現代大中城市發展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統稱為“城市病”。現階段我國城市病較為突出的表現在人口擁擠、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住房困難等。根治“城市病”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社會多部門、多領域發揮專長協調治理。但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城市哪里生病了,病得有多重,這個量化的指標需要定期給出來,這樣專家才能有針對性地給出治理方案。

       “城市體檢”可針對城市發展過程中一系列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問題而進行的現狀分析與評價,明確“城市病”所在之處,最終解決城市管理痛點。

3 城市體檢工作內容及流程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支持開展2020年城市體檢工作的函》(建科函〔2020〕92號)文件精神,確定城市體檢的工作內容及流程如下:

(1)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城市體檢總體要求、主要任務、進度計劃、責任分工、組織保障等。

(2)構建指標體系:在住建部要求的城市體檢指標體系基礎上,結合試點城市實際情況,構建適合自身的指標體系。

(3)搜集數據資料:數據采集環節,以互聯網大數據、社會開放大數據和統計資料為基礎,結合遙感數據等,建立城市體檢基礎數據庫。

(4)分析評價:利用多元數據融合處理技術、“五維”指標診斷評估技術、大數據城市體檢診斷技術等,建立城市體檢診斷模型,采用主觀評估與客觀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城市運行體征進行綜合分析。

(5)問題診斷:利用可達性算法、相關性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開展專題研究,對主要問題進行診斷,并提出提升對策和治理措施。

(6)編制評估報告:對城市體檢各項指標測算分析,綜合評價樣本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全面了解群眾對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滿意度,查找突出問題和短板,并編制體檢評估報告。

4 城市體檢主要技術手段

4.1 多源數據獲取技術

       除獲取政府各部門官方數據外,還需獲取第三方數據,包括空間分析數據、城市遙感數據、社會大數據、社會感知數據、抽樣調查數據等。由于獲取的原始數據多源、異構,往往需要空間化、數據清洗、空間融合之后,才能作為輸入數據(圖1)。

圖1 多源數據獲取技術示意圖

4.2 城市體檢大數據系統構建技術

       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科學精準的算法模型,實現生態宜居、城市路網、城市社區服務、城市多元包容度、應急事件、城市創新能力及產業活力等多個城市體檢指標的體檢評估及智能動態監測,能夠實時追蹤城市健康狀況并及時發現城市“病灶”,形成“體檢-->診斷-->分析-->規劃-->建設-->評估反饋”的全周期城市體檢閉環。

4.3 城市體檢智能評估技術

       城市體檢的智能評估分為總體評估和專項評估。總體評估根據城市體檢指標情況自動生成評估報告,并將其可視化。專項評估結合不同專項數據,根據不同的應用專題深入分析,基于空間分析、業務分析和數據分析的多維度技術框架,建設城市體檢模型庫(圖2)。

圖2 城市體檢城市體檢評估模塊示意圖

4.4 “五維”指標診斷評估技術

       “五維”是指進行指標對比的個維度,包括國內一線城市指標、國家與地方標準規范、既有規劃的城市發展目標、歷史數據、社會滿意度調查。根據五維比對結果,判定是一般性城市問題還是重大的“城市病”。

5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城市體檢評估體系

       成都高新區由成都高新南區、成都高新西區組成,總托管總面積約130平方公里,共劃分為7個街道。成都高新區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在經濟、科技、社會、環境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城市病”,如土地緊張、交通擁堵、房價居高不下等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城市可持續發展。因此急需查找城市發展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存在的真正問題,補齊城市建設短板和不足,不斷提高城市人居環境質量進一步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20年高新區城市體檢評估體系如下:

5.1 建立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城市體檢指標體系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2020年城市體檢工作方案》確定的8個方面(生態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交通便捷、風貌特色、整潔有序、多元包容、創新活力)和50個具體指標的基礎上,在城市體檢過程中,結合成都高新區發展實際以及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等現實需要,以市級城市體檢指標體系為導則,圍繞八大維度,建立了“10個必選指標+23個自選指標+6個特色指標”的指標體系,充分體現了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智慧綠色、美麗宜居的發展定位和特色。

5.2 開展多源多維數據采集

       根據城市體檢特色指標體系,明確指標計算所需數據、來源和責任部門。以政府各部門官方數據為基礎,綜合收集互聯網大數據、遙感數據、手機信令數據、LBS 數據、問卷調查數據、“12345”市民服務熱線數據等多源數據,互相校驗、多方比對,確保指標計算的精準度和權威性。

5.3 確定指標評價標準

       本次城市體檢根據成都高新區“三步走”戰略目標以及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發展目標,并結合當前成都高新區發展實際,依據2016年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獎評價體系”、《國家園林城市系列標準-2016》、成都市發展規劃目標值、行業規范標準等,對標國內先進城市發展目標,全面研判當前成都高新區所處的城市發展階段和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充分回應新時期人民的發展期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5.4 城市體檢指標分析評估

       首先,通過“五維”指標診斷評估技術確定各指標對標值。然后根據實際值與對標值的偏離范圍確定評價指標等級,實際值與對標值的偏離范圍≤10%,評價等級為“優”;10%<實際值與對標值的偏離范圍≤25%,評價等級為“良”;25%<實際值與對標值的偏離范圍≤40%,評價等級為“中”;40%<實際值與對標值的偏離范圍,評價等級為“差”。最后通過綜合評價法,結合滿意度測評結果,查找成都高新區發展短板和問題。

       通過指標分析評估,成都高新區各維度表現均為優秀或良好。其中創新活力、整潔有序、安全韌性、風貌特色四個方面表現非常優秀,為成都高新區優勢維度;健康舒適、交通便捷、生態宜居、多元包容四個方面表現也較為優秀或良好,僅存在個別相對薄弱點。成都高新區各維度體檢指標具體表現見圖3

 

       城市體檢結果表明,成都高新區并不存在嚴重的城市病,僅存在兩個發展短板,即:城市藍綠空間占比較低、房價收入比較高。除此之外,在城市開發強度、基本公共服務、交通暢通三個表現優秀或良好的指標方面,也存在四個相對薄弱點,分別是:部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老城區片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待提升、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相對較低、局部交通擁堵嚴重。

5.5 體檢建議

       成都高新區在未來的發展中,要堅持“精筑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營城理念,堅持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和產出效益,促進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對于成都高新區城市發展中的兩個短板和四個相對薄弱點,即城市藍綠空間占比低、房價收入比較高、部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老城區片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待提升、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相對較低、局部交通擁堵嚴重,政府部門應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提升行動方案建議,將體檢結論轉化為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治理行動和具體項目。

6 城市體檢工作探索

       從成都高新區2020年城市體檢實踐看,城市體檢能達到預期目標,但仍然存在綜合性和協調性弱,指標不完善、數據質量不高、制度不明確等問題,需要在今后進一步進行探索。

6.1 構建常態化工作機制

       根據自然資源部完善城市“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相關要求,應推進成都高新區城市體檢評估領導小組的常態化運行,全面推進年度城市體檢工作,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

6.2 將大數據、信息化等新技術應用于城市體檢

       城市體檢是一項長期性、常態化的工作,需要充分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全方位、多途徑采集城市綜合指標數據,以穩定、連續、系統地捕捉“城市體征”。

隨著新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我國積累了大量城市現狀監測數據,產生了一系列空間大數據分析高效技術方法,使得新時期城市體檢工作具有空間精準、實時監測、定期評估、動態管理等特征。

6.3 體檢成果廣泛應用

       探索將體檢工作與年度政府工作重點緊密結合,充分對接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和政府施政的關鍵環節。具體如下:

1年度體檢工作及體檢報告應與年度政府工作重點緊密結合。

2為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做一定的基礎和參考,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反饋至國土空間規劃部門,并作為規劃與下階段工作重點。

3體檢成果支撐政府決策,是政府治理城市的重要工具。

4)積極應用大數據新技術,推動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將體檢評估指標數據納入信息系統,增強分析評價的智能化水平

7 結語

       成都高新區高度重視城市體檢工作,按照住建部關于2020年樣本城市體檢工作的總體安排,積極推進,整體進展順利。根據成都高新區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了有效的城市體檢評估體系,最終形成“發現問題-治病策略-整治措施-效果評估”的動態治理系統。通過精準城市體檢,更好地修復城市肌體、恢復城市活力、提升城市人居環境品質、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溫宗勇,蔡彩,陶迎春,董明.面向城市總體規劃的城市體檢評估體系與關鍵技術研究[ J ] .中國科技成果,2019(2):29-30.

2 關麗, 丁燕杰, 劉紅霞, 等. 新型智慧城市下的體檢評估體系構建及應用[J]. 測繪科學, 2020, 45(03): 135-142.

3 溫宗勇. 北京“城市體檢”的實踐與探索[J]. 北京規劃建設,2016(02): 70-73.

4 張文忠, 何炬, 諶麗. 面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城市體檢方法體系探討[J]. 地理科學, 2021, 41(1): 1-12.

 

鄭怡 何潔 吳震 龔云秀 周波 鄧聰

 

晨越建設項目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五街777號吉泰壹號大廈21-23樓,

610095gongyunxiu@cdcy.cn , 18782937793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夜